军工检测:保障武器装备安全、提升武器装备质量的重要手段。军工检测是对武器装备的功能、性能进行测量、度量和评价的研究过程与技术,贯穿武器装备研发、定型、制造、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常见检测有物理特性(尺寸、重量等)检测、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元器件筛选等。 空间大增长稳:市场空间超500亿元,CAGR有望保持7%以上。武器装备开支稳健增长下有望带动军工检测需求提升。我们估算现阶段我国军工检测市场约为551-1034亿元。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2011年 0.60万亿元->2021年1.38万亿元,CAGR达8.63%,其中装备费2010年1773.59亿元->2017年4288.35亿元,CAGR达13.44%,增速高 于同期国防支出。由于我国国防开支GDP占比及人均水平均较低,武器装备开支有望稳健增长,带动军工检测需求持续提升。
发展趋势:军工第三方检测渗透率不到5%,受益第三方趋势正在加速成长。军工第三方检测行业呈高增态势。宏观看,根据认监委数据,我国国防相关检测机构收入自2016年的6.35亿元->2021年的32.46亿元, CAGR达38.58%,21年同比+119.27%;微观看,选取6家涉及军工检测业务的上市公司,军工检测业务收入自2018年的10.01亿元->2021 年的24.05亿元,CAGR达33.95%,整体呈现高增长态势。第三方检测占比超40%,军品不到5%,提升空间巨大。
受益于国家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第三方检测自身独立、客观、专业、 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达1419亿元,10年CAGR约18.27%,占总检测市场比达40%+,而我国第三方军工检测渗透 率仅为4.64%,提升空间巨大。现阶段国家鼓励军工集团聚焦主业,且比测等政策变化带来增量机会,军工第三方检测正在持续加速发展。
竞争格局:军工检测门槛高,当前处于高成长阶段下的有限竞争。整体看,我国军工第三方检测方兴未艾,正处于红利好、玩家少、竞争相对有限的阶段;现有军工检测上市公司基于资质+技术+客户+投 入等构筑高护城河,先发优势显著,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高成长机遇。
军工检测:保障武器装备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测试与试验贯穿军用装备全生命周期,是保障武器装备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军工产品试验与测试是在真实、模拟或虚拟条件下,对 其整机系统、部件或等效模型的功能、性能进行测量、度量和评价的研究过程与技术,是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贯 穿武器装备研发、定型、制造、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民品,军用装备对于可靠性、维 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均有较高要求,具有典型环节多、周期长、耗费大的特征,常见的分类方式有:
按试验目的(或阶段)分:科研试验、鉴定试验、设计定型试验、生产定型试验、批抽检试验、验收试验和作战使用试验等。 按检测类型分:物理特性(尺寸、重量等)检测、功能和性能检测、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元器件筛选和化学分析等。按产品层级分:元器件级、组件级、设备级与系统级测试。 按组织方式分:工厂试验、基地试验、部队试验和部队试用。 按提供方分:第一方(研制方)、第二方(使用方)、第三方(符合要求的独立机构)。
军工检测:测试与试验需求贯穿军用装备全生命周期
军品研发周期较长、涉及检测试验需求多。我国武器装备研制阶段可大致分为:立项论证、方案设计、工程研制、定型、批量生产、使 用以及退役处理等阶段,复杂装备的研发周期可达数年甚至十数年以上,因此军品研发检测环节多、周期长、耗费大特征显著。 试验及鉴定时间约占武器装备研制周期的40%-50%。以某近程防空、航天领域军工企业型号研制项目进度计划为例,整个项目研制周期超 过26个月,其中工程研制阶段和设计定型阶段20个月,涉及样机鉴定及测试、设计定型试验占整个研制周期近50%。 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全流程均有参与机会。经认可的第三方试验机构有机会参与武器装备全生命周期的各类试验,主要负责提供所需实验 环境、编制试验实施计划、提供试验有关信息和结果等。
军工第三方检测:以通用物理试验为主
军工第三方检测主要参与武器装备的通用质量试验。军工检测类型众多,目前民营第三方军工检测机构主要提供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 磁兼容性试验及元器件筛选等服务,主要原因为:第一、检测需求大。由于军品使用环境严苛,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贯穿全研制流程。除 军品外,近几年民品如新能源车/医疗器械/集成电路行业对环境与可靠性试验需求也显著增加;第二、投入和难度更低。相比于性能特 性试验如风洞试验、爆破试验、射击试验等,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能力的建设难度和资本投入要求相对较低;第三、涉密程度较低。武器 装备研制有大量器件、部件、组件级别的产品检测需求,一些不涉及产品整体设计功能及产品细节的非绝密型检测需求可被委外。
军工检测行业:空间大、增长稳、确定性强的结构性高景气赛道
国防支出稳定增长,武器装备开支占比提升。财政部数据显示,我国国防支出由2011年的0.60万亿元->2021年的1.38万亿元,10年 CAGR达8.63%,按用途主要分为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三部分,其中装备费用于武器装备的研究、试验、采购、维修、运 输、储存等。根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数据,其中装备费由2010年的1773.59亿元->2017年的4288.35亿元,7年CAGR达 13.44%,占国防支出比重持续提高,由2010年的33.2%提升至2017年的41.1%。伴随装备支出占比提升,检测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我国国防开支GDP占比较低,稳健增长下有望带动军工检测需求增长。2021年我国国防支出占GDP比重为1.22%,远低于同期全球平均 水平的2.2%;人均国防开支也仅为149美元/人,约为美国/英国/俄罗斯的6%/14%/33%,我国国防开支的GDP占比和国民人均数额,都 处于全球主要大国中的较低水平。为早日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目标,我国武器装备开支有望维持增长,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是军用装备 从研发到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需求有望高增。
第三方军工检测:渗透率极低的结构性成长赛道
国防相关检测市场空间爆发式增长,近6年CAGR达38.58%。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我国国防相关检测机构收入自2016 年的6.35亿元->2021年的32.46亿元,CAGR达38.58%,21年同比+119.27%,翻倍式增长再次兑现行业高景气。 第三方军工检测占比尚低,渗透率不到5%。由于历史沿革原因,我国长期采用研制单位自行检测的方式,大量设备及检测资源沉淀在 研制方,第三方占比尚低,若按700亿元总市场测算则渗透率仅为4.64%,提升空间巨大。
军工检测公司近4年收入CAGR超33%,行业维持高增态势。军工检测市场稳定增长下,受益于2014年比测需求出现、2017年军民融合理 念提出、2019年起国企改革聚焦主责主业等政策性变化,第三方机构获得更多参与机会。我们选取6家涉及军工检测服务的公司作为样 本,估算加总实现军工检测收入自2018年的10.01亿元增至2021年的24.05亿元,CAGR达33.95%,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发展趋势:第三方检测大势所趋民品已达40%,军品方兴未艾
第三方检测占比达40%,军品不到5%、提升空间巨大。受益于国家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检测市场准入逐步放宽,市场化改 革稳步推进,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快速成长,由2015年720亿元->2020年1419亿元,CAGR达14.53%,占比提升至40%。相比于民品,我 国第三方军工检测尚处行业发展初期,渗透率不足5%。基于独立、客观、专业、效率等优势,第三方军工检测有望承担更多任务。 第三方可补充军工集团部分检测需求,缓解国防投资压力。《兵器行业军工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研究》指出,兵器各成员单位自有 检验检测实验室以满足内部需求为主,存在检测覆盖专业相对单一、客户群及市场范围受限、对新型产业的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 军用装备研发和生产企业将检验检测工作外包可大幅缓解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建设巨大的投资压力、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发展趋势:军工集团聚焦主业,外委第三方检测趋势提速
三年行动方案落地,国企改革聚焦主责主业目标明确。2020年6月30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获中央全面深 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国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业主责发展实体经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军工集团履行强军首责、专注主业发展,军工检测服务外委有望提速。为响应国家对国企改革聚焦主责主业的号召,军工企业大多将 此作为发展重心之一。中航科工、中国船舶、中电科等多个军工集团在2022年年度工作会议中均提出“聚焦主责主业”的发展目标。 随着军工集团聚焦主业主责趋势加强,“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逐步建立,一些如检测服务的配 套业务有望转移给更具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更优、市场化水平更高的民营企业,第三方军工检测公司有望承接更多外委订单需求。
发展趋势:比测试验等政策变化,第三方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比测试验为第三方军工检测公司带来业务增量。2009年,解放军总装备部颁发《关于加强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的意见》,为推行竞争性 装备采购提供了法规保证。其中,比测试验是整个竞争性装备采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一般由第三方作为承试单位,测试数据将为 厂家的择优选择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第三方机构因此获得更多军工检测参与机会。 比测试验考验承试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由于试验周期长、试验类型复杂、现场的人员及仪器设备等可变因素多,比测测试对于第三 方检测机构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此外,由于比测试验通常为打包的整体试验,平均单价较高。因此,承接比测试验一方面可证明公司 具备较强技术及统筹能力、客户认可度等,另一方面可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军品需求稳定且体量大、民品需求提升
可靠性与环境试验:苏试试验及广电计量2014-21年收入CAGR达36.95%。试验形式:通过模拟各类物理环境、气候环境、化学环境、电磁环境等试验条件,测试并验证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情况。 市场空间:1)与制造企业研发投入相关,根据对下游重点制造行业研发支出作估算,过去8年保持近20%的行业增速;2)根据智研咨询 数据,我国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市场容量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速,2018年已超100亿元,2008-2018年复合增速达22.1%。
竞争格局:由于我国军品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时间较短,且行业门槛较高,规模较大的军用装备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有限,主要有: 赛宝实验室、苏试试验、广电计量、西测测试等。行业领先企业广电计量和苏试试验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收入,由2014年1.45亿元->2021 年的13.08亿元,近8年CAGR达36.95%,多年保持高速成长。除军品检测外,民用领域对产品性能和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已广 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建筑桥梁等领域,华测检测、信测标准等公司也有相应布局。行业驱动力:受益于我国研发支出稳定增长、民品需求快速提升,军品检测需求体量大且增长确定性高,行业仍有望保持高增速。
电磁兼容试验:装备研发要求提升,需求显著增加
电磁兼容检测:以广电计量为例,2014-21年收入CAGR达32.18%。试验形式:指产品对其所处环境中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以及自身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测试。 市场空间:共研网数据显示,中国电磁兼容市场规模预计由2016年的不到20亿元增至2022年的55.99亿元,6年CAGR达19.74%。 竞争格局:现有主要参与者为广电计量、电科院、信测标准、苏试试验、西测测试、华测检测等。目前我国能够覆盖全军电磁兼容设 备和分系统级的实验室数量为十几家,能够一站式实施电磁兼容性与环境可靠性试验的实验室更为稀少。广电计量保持行业领先,收 入由2014年的0.35亿元->2021年的2.43亿元,7年CAGR达32.18%,市占率约为4.34%。
行业驱动力:电磁兼容测试涉及的下游包括军工、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车+军工行业高景气,电磁兼容试验需求 有望维持高增。已有领先公司在技术积累与客户认可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并与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形成一站式服务优势。
元器件筛选与可靠性试验:国防信息化+第三方转移带来发展机遇
元器件筛选:主要参与者为京瀚禹、西安西谷、思科瑞、西测测试,2018-21年合计收入CAGR达46.06%。试验形式:电子元器件测试指开发特定程序采集电子元器件相关参数,判断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是否合格;可靠性筛选试验指利用专业设备 模拟不同环境,以剔除早期失效产品、分选出具高可靠性产品的系列试验。
驱动力:我国国防信息化趋势明确,装备费占国防支出、信息化支出占装备费比例有望稳定提升,“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军工信息化投 入高峰,由此带来电子元器件筛选需求增长。其中“二筛” :受益于军工电子信息化发展、军品装备比测推进、第三方检测水平提高, “二筛”市场有望持续扩大; “一筛” :芯片国产化加速行业内专业分工进程,生产企业有望释放更多“一筛”需求给第三方。 竞争格局:参与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我国军工集团下属企业(或科研院所)的检测部门或机构,另一类是独立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由 于军工检测行业有较高的资质壁垒和技术壁垒,该行业独立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较少,目前规模较大的主要是京瀚禹、西安西谷和思科瑞。